经期乱了即月经周期、经期时长及经量出现异常,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、经期延长或缩短、经量异常等等,其产生与内分泌失调、器质性病变、精神因素等多种机制有关。
1、月经周期紊乱: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失调,如精神压力、环境改变等因素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,或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异常,导致卵巢排卵功能障碍,使月经周期时长不定。月经周期可能缩短,形成频发月经;也可能延长,甚至数月不来月经,出现月经稀发,打乱正常的生理节律。
2、经期延长或缩短:子宫内膜受雌激素、孕激素调控,当激素分泌失衡时,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过程被破坏。雌激素持续刺激内膜过度生长,而孕激素不足无法使内膜及时完整脱落,导致经期延长,出血淋漓不尽;若内膜生长不良,激素撤退后内膜脱落不充分,则表现为经期缩短,月经来潮时间缩短,影响子宫内膜正常的周期性修复与更新。
3、经量异常:内分泌紊乱导致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性改变,或存在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,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和内膜面积。雌激素水平过高使内膜过度增厚,脱落时出血量增加,出现月经量过多,表现为卫生巾频繁浸透、伴有大量血块;而内膜损伤、变薄或激素分泌不足时,经量减少,点滴即净。
若出现月经紊乱,应及时就医。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以维持内分泌稳定;学会调节情绪,通过运动、冥想等方式释放压力,保持心情舒畅。定期复查,监测月经恢复情况及身体状况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