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“点秋香”的典故,其实出自于祝枝山,虽然他跟唐伯虎并列“吴中四大才子”之一,但年纪却大唐伯虎十几岁,因为唐伯虎是神童,从小就很有才气出了名。
▲“吴中四才子”,即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和徐祯卿。剧照(图/翻摄自网络)
祝枝山曾给秋香题过扇面:
晃玉摇金小扇图,五云楼阁女仙居。
行间看过秋香字,知是成都薛校书。
这首诗是称赞秋香和薛涛这个唐朝女诗人一样文采出众。
明代著名大画家沈周也曾为秋香写过一首词:
《临江仙·题林奴儿画》
舞韵歌声都折起,丹青留个芳名。
崔徽杨妹自前生,笔愁烟树杳,屏恨远山横。
描得出风流意思,爱他红粉兼清。
未曾相见尽关情。只忧相见日,花老怨莺莺。
这个沈周出生在1427年,死于1509年,而唐伯虎出生于1470年,两人差了43岁,如果他都点过秋香,那等唐伯虎到青楼时,秋香恐怕都4、50岁了!
林秋香缺乏出生跟死亡的记载,只知道她闻名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的金陵,而唐伯虎出生在成化六年,林奴儿应比唐伯虎大20岁左右,沈周跟祝枝山都他帮题过诗词,却没有史料证明唐伯虎有接触过秋香,林秋香和唐伯虎这两人之间,要发生什么风流之事实在是不可想象啊,毕竟按照年龄推算,林秋香都可以当唐伯虎的妈妈了。
“唐伯虎点秋香”这个故事最早出自明代王同轨的小说《耳谈》,但是故事的主角不是唐伯虎而是苏州才子陈远超,此人性格放荡不羁,风流倜傥,恰巧与秋香不期而遇。
秋香无意中对陈公子嫣然一笑,遂暗生情愫,就产生了陈元超点秋香的故事,但是到了冯梦龙的手里就成了我们熟悉的《唐解元一笑姻缘》。
为什么“陈元超点秋香”,会变成“唐伯虎点秋香”呢。这其实有一个社会背景,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,急于改变思想,急需实现个人的理想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下层知识分子急需找到一个他们精神,理想,情感,意志的代言人,所以就把这个故事安在了唐伯虎的身上。
参考资料:《明史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